从地图上看,这个地块离黄浦江不远,有一部分处于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内。它的面积约15万平方米,涉及居民约5900户,房屋类型相当多样,旧里、新里、公寓、花园住宅、新工房皆而有之。它更像一个分界点,这个地块旧改的成功,意味着北外滩地区成片二级旧里的消失。
这些天,我在昆明路以南旧改基地蹲点,玩具眼见着工作人员的忙忙碌碌之外,也感受到了他们不同程度的压力。虹口区旧改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杨叶盛这样形容:“这或许是北外滩最难的一场旧改,我们要把它当作‘淮海战役’来打,依靠人民群众,打赢这场硬仗,践行‘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’的理念。”
老法师的工作法
5月10日下午1点,我敲了敲徐仁祯位于旧改基地的办公室房门玩具,他过来开门时,其实还没完全睡醒。但这位72岁、却显得很精干的爷叔连连摆手:“没关系,要谢谢侬叫醒我。”
他有些不好意思,指指自己刚才睡的那张沙发,说:“地方小,侬就坐这,方便伐?”这间不过10多平方米的简易板房,除了两张桌子一张沙发,最惹眼的,是两面墙上贴满了10张各街坊的航拍及平面图。
昆明路以南地块,东至大连路,南至平凉路、杨树浦路,西至海门路、东大名路,北至昆明路。由83、84、85等10个街坊打包而成。4月15日,该地块以96.39%的比例,通过一轮征询。
徐仁祯,是北外滩旧改群众工作组组长,也是当之无愧的老法师。2010年退休前,干过公安,也做过街道党委副书记。2004年起,他参与了51个北外滩旧改地块,助推5万余户居民告别蜗居。
旧改基地的一张办公桌和一个沙发床玩具,成了这些年他工作的标配。今年春节后,昆明路以南地块启动,徐仁祯保持着每天早上7:30就到达旧改基地的习惯。
相比其他人,徐仁祯深谙这个地块的难度,却多了一份气定神闲。他在办公桌前坐定,和我聊起来:“这里该有的房屋类型基本全有了,旧里约占36%,新里约占40%,其他标准较高的房屋约占24%。对于一些居住环境不那么困难的居民来说,推动他们旧改的难度确实要大一点。”
“你看,还有居民写来的信。”徐仁祯递过一封信,玩具我仔细看了一下,有个里弄的居民对房屋的定性还存在疑义,认为房屋经过几次改造,应算作“新里”。这样一来,房屋的补偿系数便可以提高。
徐仁祯说:“房屋的认定需要专业机构,我们要做的是获得他们心理上的认同。”
一旁,北外滩街道旧改分指挥部负责人林振东插进来说:“老徐很有办法,他自创了9种群众工作法:实事求是法、善于倾听法、真情感化法、现身说法法、找准症结法、刚柔并济法、给予台阶法、换脸上门法、迂回沟通法,这么多年试下来,总有一款可以打动居民。”
徐仁祯笑笑:“之前开圆桌会议时玩具,我们一方面熟悉人头,另一方面也在暗暗观察:谁家比较配合,谁家态度强硬,在强硬的人家里,哪个家庭成员比较明事理,他们有没有关系好的邻居、同事,一旦找到突破口,就不难了。”
在说话的半小时里,办公室的门又被敲开3次,有经办人员询问“一户个体户营业执照找不到咋办”“这事该找哪个居委干部合适”,一个居委干部发现“有户居民人户分离,想快速找人”……
徐仁祯一一帮助找人、解决。玩具随即转过身对我说:“平时这样的琐事很多,可最终这块地旧改完成了,那种成就感是不可替代的。”
昆明路以南地块,也将是徐仁祯在北外滩旧改中所站的最后一班岗。